語言訓練
言語訓練宜早不宜晚,但沒有獲得語言的自閉癥
- 2021-09-06 14:12
- 點擊: 次
在語言訓練中,我們會使用到各種各樣的訓練方法。如果遇到一位重度發育遲滯的自閉癥兒童,口語表達尚未獲得,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在此,翻譯了日本《s-s法によることばの遅れ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支援》一書的部分章節,供大家參考。
在<s-s>符號與指示內容關系的階段中,1階段(事物?事態理解困難),2-1階段(機能性操作),2-2階段(匹配),2-3階段(選擇)
1、2階段的重點是獲得指示內容(如物品、人物等)的相關概念,并與這些概念所指代的符號形式(如口語,手勢,畫,圖片等等)之間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以及引導使用這些手段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能力。
2-1階段(機能性操作)
此階段通過對周圍人或事物建立正確反應,提升對事態的理解。要注重自閉癥兒童對物品以及對治療師的關注。
01 個別化學習
?準備物品:
準備10個兵乓球大小的鈴或者球,以及能裝下這些的容器或者疊疊樂玩具,5、6把牙刷以及牙杯等。
?具體指導方法:
只使用一種準備材料,讓自閉癥兒童坐好,根據自閉癥兒童能力可以進行適當的介入。
01 把裝進容器的物品取出來
首先從這一步開始練習
【例:】
◆把鈴鐺全部放進圓筒中,然后把圓筒倒過來,用手一個一個抓住從圓筒里倒出的鈴鐺。從容器中取出物品的操作,對這個階段的自閉癥兒童來說,是在不需要太多幫助的情況下就可以自己操作完成的動作。
◆使用疊疊樂玩具,把套圈逐一從桿中取出。
◆把牙刷從杯子里拿出來。
02 把物品裝進容器
需要通過取出及放入物品的過程教給自閉癥兒童容器與所裝入物品之間的關系(不需要完全理解),讓自閉癥兒童完成投入、插入等操作。
【例:】
◆把鈴鐺投入圓筒中。自閉癥兒童剛開始時手拿不住鈴鐺,或者拿著鈴鐺到圓筒的位置松不開手,反復操作慢慢完成目標。不配合的情況下至少放進一個后可以結束。自閉癥兒童可能剛開始時不愿意操作,有很多能延長操作過程的細節,因此注重延長每次操作的持續性是非常重要的。
◆把套圈插入桿中,可適當給示范及給予一定的幫助,逐漸減少輔助。
◆把牙刷插入杯子中,和插入套圈類似,當自閉癥兒童可自己完成時可逐漸替換其他物品進行操作。
02 指導要點
01 能夠安坐在椅子上
讓自閉癥兒童能夠坐在訓練椅上,對于課題的操作與持續非常重要??梢栽谟柧氉郎戏乓恍┳蚤]癥兒童感興趣的教具(玩具等),一般可以引導自閉癥兒童坐下。如自閉癥兒童還是不愿意做在訓練椅上時,可以先在地板上進行后再逐漸拿到桌子上操作。
02 不要使用太小的訓練物品
2-1階段的自閉癥兒童,手的拿取功能相對較弱,對于細小物品的操作困難的情況會很多,因此我們可以選擇利于自閉癥兒童抓握的物品。例如:大小、長短、粗細等大概1.5-2cm左右,類似乒乓球大小的物品。
03 輔助
開始可以讓自閉癥兒童在完全輔助下完成,逐漸減少輔助直至自己獨立完成操作。由于輔助的方式很多,這里舉一個例子,如用手握住自閉癥兒童拿著鈴鐺的手一起將鈴鐺放入圓筒,到距離圓筒有5厘米左右時松手,輕輕推動孩子的手促使自閉癥兒童放入圓筒。再逐漸加大距離,直至自閉癥兒童可以獨立完成。輔助的方法:握住自閉癥兒童拿鈴鐺的手→輕輕觸碰手→輕推手肘等。
04 事物的對應關系
我們可以選擇成對的事物。例如:套圈和桿、小球和盒子、鞋和鞋盒、牙刷和杯子,這些對應的物品。成對事物選擇,也就是說自閉癥兒童選擇物品是固定的
05 讓自閉癥兒童知道操作的結束
把將要使用的教具放在籃子中,逐一操作直至取完整個操作結束。讓自閉癥兒童理解此時操作結束。
06 盡量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順序進行
目的與⑤類似,讓自閉癥兒童隨著操作的內容理解操作已經進行了哪些,還有哪些需要完成才能結束。
07 適當的鼓勵
即使自閉癥兒童應該可以完成的操作,當自閉癥兒童完成時,也需要治療師給予“鼓掌“,”點頭“等肢體語言,并同時用“不錯“,”真棒”等語言鼓勵自閉癥兒童。
08 指令要簡短明確
治療師要用盡量簡短明確的指令,讓自閉癥兒童理解需要完成何種操作。
對于2-1階段的自閉癥兒童,如果我們和自閉癥兒童說“如果你可以這樣操作,那么就可以把東西放進容器里了”這樣的說明本身,對于這個階段的自閉癥兒童來講超出了他可以理解的能力范圍。因此我們在使用教具時要用簡短的語言告訴自閉癥兒童,這樣更利于自閉癥兒童理解。
我們引導自閉癥兒童完成一次任務,并給予自閉癥兒童他喜歡的玩具,讓自閉癥兒童逐漸理解治療師的意圖「完成A就能得到B」,之后我們可以逐漸增加任務次數。
在實際臨床訓練中,有些訓練方法具有共性,在個性化教學中,我們還需要消化吸收,改變成適合個案的方法。因此,上述的訓練內容,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來源:北大醫療腦健康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