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干預
當自閉癥孩子出現問題行為,康復師牢記這4點,與家長有效溝通!
- 2023-02-24 16:47
- 點擊: 次
老師:自閉癥孩子今天打人了
家長:???怎么回事???
老師:沒事,我們都處理好了,他可能是沒拿到想要的東西著急了
家長:是,他在家就這樣,老跟我們急。那老師怎么辦啊
老師:下回他急,你就別給他
家長:不行啊,不給他我們弄不了他
自閉癥孩子出現問題行為,你是不是也是這樣跟家長溝通的?這樣的溝通是不是很難繼續下去了。
?家長的一系列問題答不出來怎么辦?
?不這樣說那該怎么說?
?如果干預了幾天沒有效果能說嗎?
如果這些疑問你也有,那就一起來看看怎么解決吧。
01 客觀描述問題行為出現的前事、行為和結果:
當問題行為發生之后我們要在課程結束的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向家長說明情況的時候要客觀描述自閉癥孩子的問題行為是什么樣的,問題行為發生之前發生了什么,發生之后教室里的其他人,包括同伴和老師都做了什么。
如果自閉癥孩子或同伴有受到傷害也要如實告知家長。不要因為害怕家長責備就忽視告知部分客觀事實,誠實是第一原則(條款1.04),也許家長還可以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來幫助我們進行干預,同時也能幫助我們避免產生一些糾紛。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我們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是處理不當就要及時止損,倫理核心原則第九條說“行為分析師有一項了不起的責任,就是分析服務對象的行為,然后提出實施計劃的目標來改變行為”。這也是我們所有康復師最了不起的地方,我們一定會為了達到目標做出最高標準的干預,但是當有處理不當或者治療失敗的時候我們也要承擔責任并做出糾正。
沒有一種方法是使用于所有自閉癥孩子或者一定會立刻見效的,干預沒有起到效果及時糾正方案找到合適的方法才是我們要做的,這樣的態度才是家長們愿意看到的。
02 向家長解釋自己當時使用的應對策略以及使用之后自閉癥孩子的反應:
具體是怎么處理的要用簡單易懂的話講給家長聽,處理之后自閉癥孩子是什么樣的反應,有沒有及時阻止可能受到的傷害或者對別人造成傷害。
另外,某一些行為的發生我們也應該合理懷疑是否存在器質性問題,所以也需要詢問家長自閉癥孩子是否有哪里不舒服或者睡眠是否充足或者在課前是否有發生一些意外情況,以免問題行為是這些原因造成的(條款3.02)。例如很多小朋友在非常困的時候是會持續哭鬧的。
向家長表示后面的課程會更加注意自閉癥孩子的問題行為發生情況。如果您無法為自閉癥孩子制定系統的干預計劃,可以告知家長您會尋求教學督導的幫助來為自閉癥孩子制定系統的干預計劃,也會將家長告知的信息反饋給教學督導。
03 獲得家長的知情同意:
告知了家長我們會尋找教學督導來幫助我們制定干預計劃,下一步就是征求家長同意,行為分析師職業倫理與規范一書中的條款3.0提到“在考慮任何治療計劃之前都需要先收集基線資料,這是行為分析師最基本的原則”,也是我們作為康復師為自閉癥孩子進行干預的前提條件。
接下來的一點可能很多康復師都會忽視,就是征求家長知情同意。那從什么時候開始要征求家長知情同意呢?其實是從我們想要干預這個問題行為開始就要征求同意,家長同意干預我們才可以開始記錄數據,進行后續干預。
從收集基線資料就要記錄數據了,例如記錄問題行為的ABC,通過ABC來分析行為的功能(條款3.03),然后針對性的制定干預策略并執行(條款4.02)。這里的每一步都要單獨跟家長溝通獲得家長的知情同意。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知情同意”包括知情和同意,所以在征求家長意見的時候首先要向家長說明我們做什么;怎么做;過程中有什么風險,例如消退時自閉癥孩子的問題行為會暴增,是否會涉及錄像等;家長和自閉癥孩子能獲得什么益處,例如問題行為會下降,改善自閉癥孩子的生活質量;有什么權利,例如家長可以隨時要求停止或提出異議。這些內容都需要使用書面形式呈現給家長,家長同意后要簽字確認(條款3.03)。
04 在后續干預過程中隨時反饋信息并提供家庭干預注意事項:
獲得家長的同意后康復師就可以開始收集數據了來分析行為了。分析之后制定干預計劃,制定并執行計劃之前別忘了尋求家長的知情同意哦。家長同意后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要持續跟家長進行溝通,使用簡單易懂的話,溝通的內容包括告知家長在課堂中如何做的,自閉癥孩子反應怎么樣,家長在家庭中應該一致執行,怎么在家庭中執行。
無論使用了什么樣的方式來對問題行為進行評估的,我們都需要將評估及分析的結果告知家長,在與家長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家長呈現數據圖來解釋分析的結果,并且要使用家長能聽懂的語言來解釋(條款3.04)。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以下的圖是我編撰的,我們就用這個圖來具體說一下怎么跟家長解釋。
案例分析
假定之前做了功能分析確定打人的行為是為了獲得實物,根據這張圖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跟家長解釋:
小黑點:這個圖中小黑點是我們記錄的自閉癥孩子一節課打人的次數,縱坐標是指次數。
基線:是我們什么干預都沒做,自閉癥孩子發生打人發生的情況。
干預:干預的數據我們用一條線隔開了,之后的干預我們用了兩種方法一起實施的,一種是在自閉癥孩子沒有問題行為的時候教自閉癥孩子跟我們提要求,比如他想要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可以跟小朋友或老師說“我想交換玩具/可以給我玩一會嗎?”,另一種是當他出現打人行為的時候我們一定不會給他想用打人的方式要的東西,直到他冷靜下來再讓他說出來自己要什么才會給他。
總體分析:整體來看呢,您看這個點連起來的線是一直在往下滑的,最后幾次的觀察打人的行為都沒有發生了,說明我們的干預有效果了,自閉癥孩子的這個問題行為有了很大的改善。接下來我們就是持續跟蹤,再出現問題我們再解決。
家庭干預:那現在這個問題的減少肯定也跟您在家里對自閉癥孩子的干預是有關系的,希望您在家庭中繼續按照我說的來執行,不要意外強化到自閉癥孩子的打人行為,一定要讓自閉癥孩子自己說出來想要什么才能給他。
轉自《北大醫療腦健康網》
下一篇:暫無